10月12日,为响应国家“非遗活态传承”的号召,推动草编艺术从博物馆走向大众生活,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转化为可亲身感受的实践,太阳成集团tyc41183“非遗草编共富路”团队在临海市学文社区开展了“巧手编草扇·同心贺祖国”主题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以草编为媒介,将非遗传承与家国情怀相串联,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教育意义的生动体验。

图1 队员进行草编非遗传承融合爱国教育文化分享
在黄仙姬老师的带领下和台州非遗传承人陈真老师的技术支持下,队员们带上草编材料来到学文社区提前布置场地。而后有条不紊地展开本次实践的第一项议程:草编非遗传承融合爱国教育主题宣讲。先从国庆节切入话题,感叹祖国的悠久历史,随后引入中国“非遗”草编这一从农耕文明流传至今的古老技艺,它曾陪伴先民度过漫长时光。如今,用草编手作庆贺国庆,既是对传统技艺的尊崇,也是以独特的文化形式抒发家国情怀。随后,队员们结合实践队此前调研所得,详细剖析了草编的三重价值:它是承载民俗记忆的“文化活遗产”,是天然环保、兼具收纳与装饰功能的“实用手作”,更是能带动手艺人增收、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“经济纽带”,这打破了大家对草编仅为手工品的浅显认知。
文化分享落幕,实践队播放了一段有关草编的视频,画面聚焦一位街头草编艺人的创作场景,直观展现草编技艺在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模样,无需过多解说,便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非遗草编并非远在博物馆的展品,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技艺。

图2 社区青少年观看草编视频
随后进入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:草编扇子DIY教学与实践。队员们将带着草编材料分发到孩子的手中,从制作扇骨开始细心讲解。孩子们有样学样地跟随队员展示的步骤,打好小扇子的“骨干”。完毕之后,队员们让大家挑选面前的五颜六色的草编绳筒,取出草编绳在准备的扇骨上面“一上一下”来回缠绕。不少孩子在此步犯难,不理解草编缠绕的方法,但是在队员们的讲解和亲身教学下,大家都渐入佳境,如同一个“小匠人”一般聚精会神地编织起眼前的小扇子。

图3 社区青少年亲手制作草编扇子
上午11点,活动接近尾声,孩子们站成两排,拿着自己亲手编织的草编扇子,留下了一张大合照,之后他们兴奋地向家长们展示自己的成果。其中一位家长也由衷感慨:“没想到她能做成这么漂亮的扇子,谢谢你们,让她接触了草编这个东西!”

图4 社区青少年举着自己做的扇子合照留念
此次非遗草编进社区活动,不仅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了非遗草编技艺,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,还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。这种“兴趣驱动”的传承模式,让非遗传承不再是“被动接受”,而是“主动追求”,为非遗的代际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非遗传承不是“复制过去”,而是“活化未来”。未来,太阳成集团tyc41183“非遗草编共富路”团队将继续走进更多的社区、学校,开展形式多样的草编教学活动,不断创新教学方式,让非遗草编文化更加贴近大众生活,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,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,在发展中薪火相传。随着更多非遗项目走进社区、走进校园、走进生活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古老技艺,将在当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,成为连接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,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“传统力量”。